透水砖起源于荷兰,在荷兰人围海造城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后的地面会因为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造成持续不断的地面沉降。一旦海岸线上的堤坝被冲开,海水会迅速冲到比海平面低很多的城市,把整个临海城市全部淹没。
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长100毫米宽200毫米50或60毫米高的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砖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这样下雨时雨水会从砖之间的缝隙中渗入地下,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荷兰砖。
它的力学性能对工艺条件比较敏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原料粒度的减小而增大,与烧成温度成正比;膨润土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坯体的干燥强度,还能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那么透水砖性能的好坏,透水系数和气孔率都与哪些相关呢?
原料的粒度越小,烧成温度越高,耐磨性能越好;膨润土的加入可以提高透水砖的耐磨性能;成型压力越大,透水砖的耐磨性能亦越好。
首先,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其次,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
三,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
五,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音,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近年来欧洲一些城市都在广泛应用生态环保型透水地面。以环保技术见长的德国很少见到地面积水。他们的经验是在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对于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选用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以利于杂草生长,使40%的地面具有绿化功能;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等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植物可在此处生长,这样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在房舍周围、居民区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上,由于往来行人较多,采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不仅地面透水性好,而且还不长杂草;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即在带孔的地砖孔中撒入碎石,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降低。